时间: 2025-04-18 22:03:26 | 作者: 乐鱼电竞
李嘉诚准备出售港口的计划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而这场交易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关键时刻香港《大公报》再次发文,指责李嘉诚此举是典型的交割行为,尖锐的撕破了他商人的面纱。
但李嘉诚却丝毫没有理会,依旧推动出售计划的进行,特朗普这边也慢慢的开始准备对华动手了。
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李嘉诚是否能悬崖勒马挽回损失?美方又准备怎么针对我国?
李嘉诚的这一笔交易涵盖了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这中间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
买家贝莱德财团并非普通的商业机构,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与美国军方及特朗普团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交易完成后,贝莱德将控制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前三港口运营商之列。
香港《大公报》在3月21日发表评论,言辞犀利地指出,这一笔交易的本质是美国企图经过控制全球基础设施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
这一交易表面上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但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美国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
此前港澳办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多次发声,强调企业在重大决策中要明辨是非,认清大局。
从地缘经济角度来看,巴拿马运河在全球海运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
其中美国最可能在通行权方面给我国使绊子,他们能够优先给予其他几个国家船只通行,使中国船只面临等待时间延长、运输效率降低的问题。
按照美国往日的做法行径,他们还会对过往的中国船只进行信息收集和监控,这无疑对中国的航运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失去了国家庇佑的商人就是一个无人疼爱的孤儿,李嘉诚却在这种因小失大的交易上越走越远。
中国外交部此前也明确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胁迫行为,这也可看作是对相关交易的一种警示。
几乎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准备对我国的船只收取最高150万美元的港口费,此举明显就是在和港易做呼应。
美国煤炭商Xcoal能源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拉舍,在3月12日致美国商务部部长的信中表达了对这一决定的担忧。
斯拉舍表示因为这项议案的“服务费”实在过于高昂,许多船东已经拒绝为美国的煤炭运输提供报价。
他指出收取这些费用可能会在两个月内导致美国煤炭出口中断,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出口煤炭面临风险。
煤炭运输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美国煤炭在全球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进而导致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流失。
西弗吉尼亚煤炭协会CEO汉密尔顿也表示,该州的煤矿业因未售出的煤炭库存持续不断的增加,现在已经有了裁员的裁员。
美国石油协会在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评论中也提到,拟议的费用可能使美国出口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精炼燃料等其他能源产品变得更困难。
三家美国谷物出口贸易商也表示,由于无法确保5月份及以后的海运运输,他们销售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大宗美国农产品的能力受到限制,因为出口商不确定最终成本是多少。
若“港口服务费”生效,大宗农产品出口商每年可能额外面临3.72亿至9.3亿美元的运输成本,这将使美国农业在全球市场的利润率大幅下降。
从这些报告中也能看出,美国的这项拟案还没有对我国实施,慢慢的开始影响自己的经济了。
这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做法在美国再次上演,那拟案真的实施的话会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从国际航运公会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建造了全球61%的新商船,拟议的费用可能会影响到停靠美国港口的98%的集装箱船。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表示,征收港口费不一定可以振兴美国的造船业,但肯定会推高物流和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进口商品涨价,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还会使美国航运业务更多集中在核心港口。
美国运营的那些小港口因业务量减少难以为继,大港口则因过于繁忙逐步降低服务效率,推高成本。
中国机电商会机械行业部总监于东科指出,征收港口费并不能重振美国造船业,美国造船业的衰落与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没有因果关系,美国这项计划毫无逻辑可言。
而且美国注册的货船数量不到200艘,且并非所有都是美国建造的,想要将国内出口产品转由在美国注册和建造的船只承接,现实中难度极大。
可见美国这项拟案真的签订的那天,对美国自己的经济影响还是大于我国,那美国为何还要推行这项拟案呢?
从美方的角度看,通过贝莱德收购巴拿马运河港口,他们就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上建立非军事化壁垒。
如果美国掌控运河周边港口,就如同在“一带一路”的交通线上设置了关卡,对中国的全球贸易布局构成潜在威胁。
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同样是战略遏制的一部分,旨在从航运层面限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扰乱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美国的这些举措更是将经济武器化的重要体验,从以往的贸易调查到如今的定向收费,美国不断将贸易工具升级为战略遏制手段。
这种做法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如今这个拟案还没签订,美国国内多个行业已经纷纷叫苦不迭了。
对于企业而言,李嘉诚旗下企业的港易案例,反映出跨国资本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的艰难抉择。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企业的商业决策不再仅仅基于经济利益,还需考虑政治、战略等多方面因素。
港澳办对李嘉诚旗下企业交易的关注和评论,也提醒着企业在决策时要充分考量国家利益和历史责任。
随着4月2日港易最后期限的临近,以及特朗普航运新政听证会的召开,各方博弈进入关键阶段。
这起交易最终走向,不仅会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还将对全球经济秩序和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自互联网,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2025-03-21 美欲对中国船收费引多个行业担忧
极目新闻 2025-03-21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